骨灰植存方法,由家屬將先人的骨灰裝進五個環保紙袋,再分別安置於五個洞穴,目的是希望亡者家屬不要執著於傳統風水理論,進而破除「據洞為親」的墓穴觀念,也讓亡者真正回歸大自然,不讓土地被墳墓占據,得以繼續循環利用,落實環保葬法。副縣長陳威仁說,骨灰植存過程沒有任何宗教儀式,也不能焚燒紙錢、香、燭等,頂多在洞穴灑花瓣,讓家屬在儀式結束後,以開闊的心胸淡化哀傷,為這片土地立下環保典範。
值得一提的是環保生命園區雖位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土地上,但服務對象不分佛教、道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等信仰,也不限台北縣民使用,只要認同環保葬法的概念,均可植存骨灰,縣府並免費提供骨灰環保袋及安息盒。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說,國外目前有紐西蘭及澳洲實施骨灰植存,並以公園模式呈現,但在國內還是首創,希望解除心靈束縛,讓亡者真正回歸大地。他認為,台灣民俗向來有亡者為大的觀念,希望死後還能占有一席之地,因此形成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窘境,但佛教強調人死後不過剩下臭皮囊,不應執著於軀殼,更不應為了造墓而破壞環境。
|